跳到主要內容區

原生態缸造景大賽 中山海科系陳子郁奪亞軍

【海科系提供】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班三年級學生陳子郁,今年初次參加2018長城盃原生態缸造景大賽(CIPS Biotope Aquarium Contest, CBAC),就以「仿造高屏溪支流統嶺坑環境」的作品,擊敗約7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奪得亞軍。

CBAC為國際型賽事,歷年來皆邀請國際知名原生態水族專家擔任評審。主辦單位提到,水族愛好者除追求飼養美麗魚種的新鮮感,水族缸造景的美感也是養魚熱情中重要的一環,這次希望參賽者有技巧地將水下棲地環境,與生態系統複製到空間有限的玻璃缸中。並提倡透過對自然的觀察,將大自然特定地區的美景,搬入魚缸中,例如水中生物魚、蝦、螺、昆蟲、植物及藻類等,也有泥沙、岩石、沉木、枯葉等靜物。因此,具備目標水域整體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無疑是能否展現優異作品的關鍵。

中山海科系碩士生陳子郁指出,近年來高屏溪由於受到嚴重的人為建設破壞,造成許多棲息於此的水中生物棲地毀損;而在某次的偶遇,他發現了高屏溪的小支流–統嶺坑。這條支流的河道狹窄,周圍雜草叢生,但水流卻意外的強勁。當時陳子郁馬上開啟手機水中攝影,竟發現有許多小魚以及溪蝦。這樣的水下畫面令他難以置信,在受到棲地破壞的高屏溪一隅,竟然藏有如此豐富的新生命。除了驚喜外,隨之而來的是感傷,擔憂著一些美好的新生命,未來無法在適合的棲地環境順利成長。

「我的參賽作品,象徵著一股新希望!」陳子郁強調,透過將統嶺坑生態複製進玻璃缸中,提醒人們追求發展的同時,必須顧及周遭生態環境。他的參賽缸設計為水陸缸,包含水下景色以及溪流旁雜草叢生的環境,缸子總長度約155公分。此外,因原生態缸比賽要求每位選手在作品中所使用的生物,以及其他靜物素材,必須符合選手目標棲地的原生環境,不允許有非當地原生態的生物、素材或是人工育種的生物出現。因此他在造景前,騎了近兩小時的機車到統嶺坑,將所需要的大小石頭、細沙、河邊雜草以及魚蝦生物搬回。

除了搬運那些很重的石頭、擔心魚蝦的存活,最困難之處莫過於採回來的雜草,後來因為忽略濕度而枯萎,這些草和蘚苔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再長出來,陳子郁回憶,「當時超怕作品變成一個光禿禿的景,趕不上比賽報名截止日期」。所幸,他重新控制好濕度後,順利地種活了雜草,最開心的是,見到所有魚蝦順利存活、好動地攝食,還有陸上蘚苔滋長,顯得更貼近原生景色。

第一次參加國際競賽就獲得佳績,陳子郁感念海科系及廖德裕副教授提供設備資源,也要謝謝所上莊維誠同學陪伴自己度過那些野採的辛苦日子,及給予造景方面的知識協助。陳子郁表示,對自己而言,水族缸可以療癒心靈,他可以一直看著這些魚群悠游的畫面,彷彿牠們真的生活在自然的棲息地中。期待有更多人可以體驗魚缸造景,將大自然的美景縮小在家裡或房間,「而且不用怕魚會吵鬧、隨地大小便或是咬爛拖鞋」。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8-09-25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