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公布首波海域調研結果 中山大學守護台江生態

發佈日期: 2019-10-05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一座濕地型國家公園,然而,除了濕地和眾所周知的黑面琵鷺,鮮少有人知道台江國家公園範圍近9成都是海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系主任陳孟仙與特聘教授劉祖乾於「台江國家公園海洋保育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除帶領社會大眾認識台江一帶的潟湖、沙洲、濕地、潮溝等錯綜複雜的地形景觀,更首次揭露台江國家公園成立後,第一筆海域生態基線關鍵資料,提供相關單位作為評估海域環境變遷之用,期能藉由本次研討會強化產官學橫向聯繫,凝聚有利於台江地區永續發展的策略。

「台江」位於臺南市西側濱海區域,早期為台江內海,是一個大潟湖,由於數百年來曾文溪改道、堆積作用,才有陸地浮現,因此台江地區的海洋與潟湖、沙洲、濕地息息相關。

自2016年起,台江國家公園委託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陳孟仙教授組成團隊,進行為期四年的「台江國家公園海域生態系生物資源調查與多樣性保育研究」。研究團隊全面盤點包括文獻記載、園區內所有的魚蝦、蟹、頭足類及螺貝類,發現園區內海域為北方由東海而來的中國沿岸流,以及由南方由南海而來的南海表層流和赤道而來黑潮的交會點,雖只佔全國領海面積的0.96%,但卻紀錄了20%台灣上述海洋生物類別,「是海洋生物物種的超級熱點。」

陳孟仙教授團隊以海研三號研究船調查台江海域的水質水文、浮游藻類、浮游動物、仔稚魚、底棲生物和底質。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包括73種魚類、28種蝦類及37種蟹類新紀錄種,七股沿海和黑水溝的各類別海洋生物的種類差異很大。此外,仔細比對在七股沿海的魚、蝦及蟹種類組成,也發現10年間明顯的變化。魚種優勢種中,高體大鱗鮃、準大頭狗母魚明顯減少;而寬條鸚天竺鯛、黑斑圓鱗鰨(俗稱比目魚)明顯增加。

此外,蝦類最優勢種也由角突仿對蝦和長角仿對蝦,轉為中華仿對蝦;蟹類最優勢種為也由銀光梭子蟹,轉變為紅星梭子蟹。陳孟仙教授推測,造成這些優勢物種轉變的原因,可能與全球氣候變遷、暖化造成溫升、強降雨及底質粒徑變大有關。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劉祖乾特聘教授則解說在全球變遷的框架下,「沙洲─潟湖系統」的宿命、及地形地貌演化變遷機制。他指出,「沙洲─潟湖系統」屬於海岸地質或棲地多樣性中波浪─潮汐共同作用所產生的海岸地形地貌。這種系統的長期演化變遷主要受到全球海平面變化的速率和沉積物供應率的相互制約。如果海平面上升速率大於沉積物供應率,則此系統將面臨因沙洲受侵蝕、沖刷而逐漸消失的命運;反之,則潟湖被沉積物充填,逐漸淺化消失。

「在海平面上升的情形下,全球的沙洲─潟湖系統都具有高度的脆弱性,面臨不同程度消亡的威脅。」劉祖乾特聘教授表示,「頂頭額沙洲─七股潟湖」系統也不例外。過去中長時間尺度頂頭額沙洲的陸向「飄移」,到近期頻受海浪的侵蝕及沖刷,使其高度變低,寬度變窄,沙洲常被「切割」。因此導致外海和沙洲上的沉積物進入潟湖,使得七股潟湖變淺,體積縮小,納潮量減少,潮口的穩定性降低。在全球變遷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增加的情況下,「頂頭額沙洲─七股潟湖」系統會形成高度的不穩定,不利於生物多樣性與棲地生態的永續發展。

【附錄】

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於2009年,是台灣9座國家公園中,包含最多樣海洋生態系統的國家公園。它的成立有別於其他由政府規劃、由上而下成立的國家公園,是由民間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經過層層審核通過、而由政府設立專責機構(國家公園管理處)經營管理,是台灣唯一的第二代國家公園。促使它成立的關鍵在於它的轄區內,是世界保育物種─黑面琵鷺的關鍵棲息地。在它成立的初期,台灣國管處大多致力於園區內濕地的調查研究工作,對於廣大的海域範圍皆未能有初步的調查研究,2016年起,委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陳孟仙教授組成團隊,進行為期四年的「台江國家公園海域生態系生物資源調查與多樣性保育研究」。
瀏覽數: